當仁不讓網當仁不讓網

長江有色:供需呈現\

長江小金屬網(www.ccmn.cn/xiaojinshu):3月7日長江現貨,2202#矽報價18100-18300元/噸,均價18200元/噸,持平;3303#矽報價12100-12300元/噸,均價12300元/噸,持平 ;441#矽報價11400-11600元/噸,均價11500元/噸,跌100元;553#矽報11100-11300元/噸,均價11200元/噸,跌100元。

上海地區,2202#矽報價18150-18450元/噸,均價18300元/噸,持平;3303#矽報價12200-12400元/噸,均價12300元/噸,持平;441#矽報價11600-11800元/噸,均價11700元/噸,跌300元;553#矽報11300-11500元/噸,均價11400元/噸,跌100元。

本周長江現貨2202#矽周均價報18200元/噸,持平;3303#矽周均價報12200元/噸,跌80元;441#矽周均價報11580元/噸,跌100元;553#矽周均價報11280元/噸,跌100元。上海地區2202#矽周均價報18300元/噸,持平;3303#矽周均價報12460元/噸,跌120元;441#矽周均價報11940元/噸,跌140元;553#矽周均價報11640元/噸,跌140元。

本周(3.2-3.7)現貨價格有所回落,市場整體保持陰跌行情。市場呈現結構性分化行情,高純度矽價相對平穩,中低端矽價則延續弱勢調整,區域價差擴大顯示下遊需求分層效應加劇。本周市場運行邏輯主要圍繞光伏產業鏈補庫節奏調整、西南地區複產規模超預期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路線切換展開,多空因素交織下不同品級矽產品呈現差異化走勢。

供需基本麵呈現“高端緊、中低端鬆”的格局

供應端,雲南、四川等西南主產區3月初複產進度快於市場預期,工業矽周產量環比提升2.3%至9.8萬噸,其中553#矽增量占新增產能的62%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2202#等高純度矽產能受製於精煉設備升級周期,實際有效供給增量有限。

庫存方麵,昆明、成都交割庫553#矽庫存攀升至12.5萬噸,創近兩年新高,而光伏級矽庫存周轉天數維持在8天的低位。這種供需錯配導致市場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,高純度矽流通資源緊張促使部分長協訂單溢價達到3%-5%。

需求端結構性分化顯著,光伏級矽料企業維持高開工率,N型矽片產能擴張推動2202#矽需求環比增長5.6%;而有機矽領域受建築行業季節性影響,單體企業原料采購偏向中低端矽,對441#及以下型號壓價明顯。

全球多晶矽名義產能已突破600萬噸/年,但實際有效產能受限於能耗雙控、技術路線切換及海外貿易壁壘,上半年產能利用率預計維持在75%-80%區間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多晶矽生產國,新疆、內蒙古、四川三大基地貢獻全球65%的產量,但受歐洲《淨零工業法案》對供應鏈本地化比例要求影響,1-2月對歐出口量同比下滑22%,迫使頭部企業加速東南亞產能布局。N型TOPCon電池技術滲透率突破50%,推動電子級多晶矽需求同比激增40%,而傳統太陽能級多晶矽麵臨P型向N型切換的技術升級壓力,部分中小企業因無法滿足電阻率≤0.5𗣭的新標準被迫退出主流市場。

價格層麵,多晶矽致密料主流報價在55-65元/千克區間震蕩,較2024年四季度下降18%,但N型專用料價格仍維持在85元/千克以上,溢價空間持續擴大。成本端博弈加劇,西南地區綠電價格下探至0.25元/度,帶動當地多晶矽企業綜合成本降至48元/千克,較西北煤電路線低15%,區域成本差催生新一輪產能遷移。值得注意的是,工業矽價格中樞下移並未完全傳導至多晶矽環節,3月初多晶矽-工業矽價差擴大至42元/千克,創2023年以來新高,反映出下遊光伏組件降價壓力向上遊傳導存在滯後效應。

技術迭代與政策調控構成雙重驅動力。國家能源局最新《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》將多晶矽還原電耗硬性指標從50kWh/kg降至45kWh/kg,倒逼企業加快冷氫化工藝升級,預計2025年技術改造投資將超300億元。與此同時,顆粒矽技術市場份額提升至18%,協鑫科技5萬噸級模塊化裝置實現量產,產品碳足跡較西門子法降低75%,已通過特斯拉儲能係統認證。海外市場方麵,美國《通脹削減法案》修正案將多晶矽本土化補貼門檻從40%提至60%,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的多晶矽項目麵臨供應鏈重構挑戰。

消息麵和政策動向對市場預期產生顯著擾動

3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《西部地區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》明確提出,2025年西南水電富集區綠電占比需提升至45%,這將直接影響當地工業矽企業的能源成本結構。據測算,雲南工業矽企業用電成本可能下探至0.28元/度,較現行電價下降12%,成本中樞下移預期加重中低端矽的看空情緒。

與此同時,隆基綠能宣布其西鹹新區50GW N型電池片項目提前投產,對2202#矽月度需求增量達8000噸,強化了高純度矽的緊缺邏輯。國際貿易領域,歐盟碳邊境調節機製(CBAM)過渡期實施細則正式落地,對進口工業矽的隱含碳成本核算標準趨嚴,這將倒逼國內企業加快冶煉技術升級,長期利好高純度矽產品出口。

宏觀層麵,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的鴿派信號推動美元指數回落至102關口,人民幣匯率升值0.8%至6.85區間,理論上有利於工業矽出口。但實際貿易數據顯示,1-2月工業矽出口量同比下滑15.3%,主因海外有機矽企業庫存周期延長。國內貨幣政策方麵,央行3月6日超預期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,釋放流動性寬鬆信號,但資金更多流向光伏電站等終端領域,對工業矽市場的傳導效應尚不明顯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技術路線調整跡象,寧德時代宣布其凝聚態電池量產進度提前,該技術對矽碳負極材料的需求強度較傳統方案提升40%,可能在未來3-6個月重塑矽材料需求結構。

綜合供需演變與市場情緒研判,預計下周工業矽市場將延續分化格局

光伏產業鏈補庫動能及N型技術滲透率提升構成強支撐,中低端矽產品仍麵臨下行壓力。放眼整個3月份,西南地區豐水期電價下調窗口漸近,成本端鬆動可能引發新一輪價格博弈,但光伏裝機旺季需求與有機矽行業緩慢複蘇形成對衝。需要警惕的是,若歐洲對中國光伏級矽料發起反傾銷調查,或對高端矽出口造成短期衝擊。整體而言,3月工業矽市場將呈現“高端抗跌、中低端築底”的特征,技術升級驅動的需求結構變革正在重塑行業定價體係。

了解更多市場信息,請致電長江有色金屬網(電話:0592-5668838)谘詢。

赞(4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當仁不讓網 » 長江有色:供需呈現\

友情链接: